1937年10月12日,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:南方8省13个地区(不包括琼崖红军游击队)的红军和游击队(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留在南方八省进行游击战争),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,成为了抗战正面战场上共产党的主力部队。
新四军
全称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。抗日战争时期,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华中敌后坚持抗战的人民军队。
1937年10月,根据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当局达成的协议,在江西、福建、浙江、安徽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等8省境内14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,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(简称新四军),叶挺任军长,项英任副军长,下辖4个支队共1万余人。1938年春,开赴皖中、苏南敌后,开展抗日游击战争,创建抗日根据地。1941年1月上旬,国民党顽固派以重兵围攻从皖南北移的新四军军部和部队,制造了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,叶挺在与国民党军谈判时被扣,项英等领导人在突围中牺牲,新四军军部所率9000余人大部损失。1月17日,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令撤销新四军番号,为坚持抗战,反对分裂,1月20,中共中央军委重建新四军军部,陈毅任代军长,刘少奇任政治委员。部队改编为7个师、1个独立旅,共9万余人。后饶漱石代理政治委员,张云逸曾主持军事工作。1945年8月,陈毅任军长,饶漱石任政治委员。抗战胜利后,新四军发展到31万余人,新四军一部挺进东北,一部随新四军军部兼山东军区北移山东,一部留在华中地区组成华中军区和华中野战军。在八年全国抗日战争中,新四军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共歼日伪军31.7万余人。
1947年1月,新四军兼山东军区与华中军区合并,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合并,组成华东军区和华东野战军。
叶挺
叶挺(1896年9月10日—1946年4月8日),男,汉族,中共党员。原名叶为询,字希夷,广东归善县(今惠阳区)客家人。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、新四军重要领导者之一,著名军事家、政治家。
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在北伐中被誉为“铁军”参与指挥南昌起义并出任前敌总指挥,参加广州起义时任起义军工农红军总司令,抗日战争中又出任新四军军长,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,他拒绝蒋介石的威逼利诱,写出了著名的《囚歌》以明志;抗战胜利后,获救出狱后被中国共党重新接纳为党员。
1946年4月8日与夫人李秀文以及秦邦宪、邓发、王若飞等同志在返回延安途中,不幸空难。
1989年11月,经中央军委确定,被冠以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”的称号。2009年9月10日,被评为“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