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天有1440分钟,86400秒。一小时有60分钟,一分钟有60秒,据此可以算出一天有24x60=1440分钟,有24x60x60=86400秒。小时(hour)是一个时间单位。
小时不是时间的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(时间的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是秒),而是与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相协调的辅助时间单位。1小时hr(h)=60分钟min(m)=3600秒sec(s)。
中国古代用“铜壶滴漏”的方法来计时,将一昼夜分成十二个时辰,一个时辰相当于西方钟表的两个钟点。当钟表由西方传入中国后,人们把中国的一个时辰叫“大时”,而把西方的新时间一个钟点叫“小时”。后来随着钟表的普及,“大时”一词逐渐消失,而“小时”一直沿用至今。
时间的单位换算
60秒=1分钟
60分钟=1小时
24小时=1天
7天=1星期
365.25天=1年
100年=1世纪
1平太阳日=24小时3分56.555秒
1恒星日=23小时56分4.091秒
1太阳年(回归年)=365.2422天(=365天5小时48分46秒)
1恒星年=365.2564天(=365天6小时9分9.5秒)
1朔望月=29.5306天
1恒星月=27.3712天
1太阳年=12个朔望日=354.36天
扩展资料
小时(hour)是一个时间单位。小时不是时间的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(时间的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是秒),而是与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相协调的辅助时间单位。1小时hr(h)=60分钟min(m)=3600秒sec(s)
中国古代用“铜壶滴漏”的方法来计时,将一昼夜分成十二个时辰。一个时辰,相当与西方钟表的两个钟点。当钟表由西方传入中国后,人们把中国的一个时辰叫“大时”,而把西方的新时间一个钟点叫“小时”。后来,随着钟表的普及,“大时”一词逐渐消失,而“小时”一直沿用至今。
中华民国成立以前,采用十二地支计时,地支既表示年、月、日,也表示时,将一天分为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十二个时辰。中华民国成立以后,采用公元记年、月、日、时,同时又保留中国的阴历,公元记时,把一天分成24个时辰,比传统的十二个时辰小一倍,故称之为小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