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国者,是热爱祖国和民族的一类人的通称,即具有对祖国忠诚和热爱思想的人。
爱国主义指以激发爱国情绪来进行集体行动,19世纪后国族主义的历史发展使18世纪启蒙思想的古典爱国主义意义产生转变。
爱国主义教育
目的是培养全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,树立为国家和民族无私奉献、英勇献身,为国家安全而奋斗的理想、信念,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与利益,提高民族凝聚力,促进国家现代化建设。
主要教育方式有学校的集中授课和渗透灌输,广播、电影、电视、报刊、网络宣传,组织座谈、讲座、知识竞赛、纪念活动和文艺、体育、娱乐活动,参观各类博物馆、纪念馆、纪念碑等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以及国家的历史遗迹、风景名胜、重大建设项目和成就展览等。
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,揭示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,是人们对自己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、认同感、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。集中表现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,为保卫祖国和争取祖国的独立富强而献身的奋斗精神。不仅体现在政治、法律、道德、艺术、宗教等各种意识形态和整个上层建筑之中,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,成为影响民族和国家命运的重要因素。
2017年10月18日,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,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。人民有信仰,国家有力量,民族有希望。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、道德水准、文明素养,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。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,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,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,加强爱国主义、集体主义、社会主义教育,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、民族观、国家观、文化观。
2019年11月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了《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》,并发出通知,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。